8月28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和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联合在拉萨组织召开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和技术交流会。会前,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会见了参会的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领导,就推进落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相关任务开展交流。
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及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翁海卿分别代表部门致辞。
会议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调节器”,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首次召开跨部门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交流,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目标任务,以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任务部署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
熊绍员指出,近年来,青藏高原气候系统综合观测与信息化能力、高原极端气候事件预警能力、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保护能力等稳步增强,建设了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大气本底与青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生态环境部、林草局、中科院等建立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青藏高原跨部门、多圈层、综合观测与研究能力建设。他要求,一是要坚持系统观念,构建优势互补、“主动、联动、互动”、内外协同的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体系建设能力;三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加强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能力;四是要锻造中坚力量,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交叉融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蒋兆理、郭青俊分别介绍了生态环境部、林草局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和未来工作重点,表示将积极发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做好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顶层设计,不断拓展合作的高度、广度、深度,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
翁海卿指出,加强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监测、评估和预估,全面掌握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规律,增强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责任大、意义重。西藏气象部门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气候变化工作能力,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贡献西藏气象智慧和力量。
国家级科研业务单位和西藏区局专家就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技术进行了报告交流,并围绕推进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工作听取涉藏5省(区)和有关直属单位进展汇报,对下一步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和推进,奋力谱写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涉藏5省(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林草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技术与工作交流会。(文/次旦久美、段海来 图/次旦久美)